淮海战役纪念塔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 观后感 |

【www.gztgad.com--观后感】

淮海战役纪念塔观后感1

3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继续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今后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歼灭战,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但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5千余人,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纪念馆战役史实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缅怀先烈厅陈列的烈士的生平事迹,遗像和遗物,陈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的珍贵图片。战役中,3万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军事指挥员;有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工作者;有视死如归,冲锋陷阵的战斗员;有不畏艰险,保证供给的后勤人员……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

***同志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就是要把握历史方位,培育世界眼光,既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为民是我们的本色所在。一个政权,其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精神,努力在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做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具体规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树立务实的作风,创造风清气正的美好明天,让“中国梦”在社会每一分子的务实进取中得以实现。

淮海战役纪念塔观后感2

五一节,闲在宿舍没事,就坐着20路车去了淮海纪念塔,离我们校区并不远,大概15分钟的路程,由于淮海纪念塔不收门票,而且正直五一,所以人比较多,这也是我第二次来淮海纪念塔了,两次来的感觉并不相同,但是心中那份庄严并没有发生转变。

淮海战役是为了纪念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先烈们而建设的,同时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辈不忘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而今的生活做出的牺牲。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爆发于一九四八年冬天。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的北大门,四根四方型大理石柱子,立即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穿过大门后是一个圆形的花园,长满了各式的花草,给人以震撼的感觉。接着是一长长的走道,在走道的尽头就是高约38.15米的纪念塔,在接近它的过程中,你还得爬很长一段的台阶,也许建造者就是想让我们了解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吧。 塔身正面,镶嵌着 *** ***亲笔题词:

在淮海纪念塔内还有很多的景点,比如五前委像,高高的伫立在那里,遥望着远方,在眼神里我们看到的是坚定和希望。接着就是徐

州国防园位于园林南部,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军体活动场组成。国防教育馆内设有国防教育厅和电教厅等,五个展厅,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和高科技设施,在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国防知识。

经过一下午的游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为纪念塔的高大宏伟所震撼,更被先烈们的浴血奋战所感动。如今我们中华名族正处于复兴的时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要好好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尽管目前我们还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台湾收复,与邻国的领土争端,还有国内的***问题,但是我们正积极的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能会遇到阻挠,但是我们要像革命烈士一样,不畏生死,坚决为中华名族的未来而战斗。

人虽远矣,但革命烈士精神永存。

淮海战役纪念塔观后感3

恰逢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距纪念馆几公里之外,就看见雄伟壮观的纪念塔高高地矗立着。“淮海役烈士纪念塔”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纪念塔后面的碑林上清晰的刻着29881名淮海战役阵亡的革命先烈的姓名。

纪念塔的左边是著名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雕塑像。据介绍前委就是当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部。由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栗裕,陈毅五人组成。我还在总前委群雕前留了影呢!

介绍淮海战役最全面的就是纪念馆了。走进馆内,陈列着各种长短不一,型号各异的枪炮武器鳞次栉比,就像把我带到了当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瞧!在碾庄战斗中,敌人采取了前堵后退的战术,对我军进行疯狂围追堵截。当时敌人依仗阵容强大,且装备精良,摆出了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而我八路军不足六万兵力,仅有小米加**的装备。针对兵力和装备的悬殊,我军果断采用伏击战和迂回战术,将敌人优势兵力花整为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经过七天七夜英勇激战,最终取得了碾庄战斗的胜利!

在淮海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要数徐州会战了。由蒋介石亲自督战。以徐州为中心,在徐州东北、南边、西南分别委任国民党、军阀,黄维、李溺、韩伯滔三大集团军摆成三角形的阵势,将徐州城团团围住。并且徐州由杜聿明重兵把守!整个布局构成了众星捧月之势。真可谓强不可攻,严不可破。在这种情景下我军要想拿下徐州必须从徐州的外围城市突破。从徐州以南的蚌埠和西南的永城同时开战突破,然后两路直逼徐州,与此同时徐州以北的枣庄驻军进取配合策应举军南下,三路配合,迂回包抄,强攻合围,直取徐州。这次会战中敌军共出动八十万人。经过历时几个月的拉锯式争夺战,敌我双方均伤亡惨重。在这关键的时候,我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进取响应和拥护。民工支援前线盛况空前。男的送军粮、抬担架、运物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救伤员。有资料统计支前民工达543万余人,平均每位战士有9名民工支援,从而极大的鼓舞了我军士气。而此时国民党军心涣散,溃不成军。这样就给徐州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由于人民的支持,战士的英勇,战术的高明,最终取得了徐州会战的全面胜利。消息传出,时任苏联总统也震撼地说:“这样的胜利真是奇迹,奇迹!”

经过这次参观,我认识到仅有正义才是胜利之本;仅有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战争是残酷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要捍卫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用丰富广博的知识将祖国建设得完美强大!

淮海战役纪念塔观后感4

今日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革命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新中国,了解了中国革命军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了解钢铁战士是怎样练成的。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了,党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粟裕等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运筹帷幄,人民奋勇善战以歼敌人数最多并且是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是的六十万大军对国民党的八十万人马。充分表现了战士英勇无敌,指挥官的聪明才智,以摧枯拉朽之势,追迁敌军在大陆上的残余部队,剿灭各地的土匪武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英勇战斗。那动人心魄的一页早已经烙印在历史的巨册,。

我们此刻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还须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描绘去捍卫。

淮海战役纪念塔观后感5

在淮海的战场上,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

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淮海战役的意义重大,沉重打击了的士气,严重动摇了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淮海战役中全民皆兵,最终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让我们体会到坚实的基础,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像大厦无地基就不能竖立在地面上一样,根基的稳固也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本文来源:http://www.gztgad.com/fenleizuowen/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