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范文(精选16篇)

| 八年级下册 |

【www.gztgad.com--八年级下册】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

学习目标: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

1、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⑴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⑵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⑶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三、拓展提升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四、我的收获与疑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一、自主学习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2、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

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

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进行教学。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 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枯死了。”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课题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提示:(第2自然段)指草木荣枯、候鸟来去、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

2、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提示: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用“物候学” “简介物候学”,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等这样的题目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三、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观测(guān) 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 鬓毛衰(cuī) 玄观(guàn) 记载(zǎi)

落叶(luò) 丢三落四(là) 落枕(lào)

差异(chā) 差遣(chāi) 差错(chā) 参差(cī)

2、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méng)发:萌芽、发芽。 农谚(Yàn) 衰(shuān)草连天

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消失。 匿:隐藏。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绕一次。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语:鸣叫。

风雪载(zà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 文言文中“是”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 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第二教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案: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答案: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本段的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二)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

答案:“草木”“候鸟”两个方面。从“植物”写到“动物”。

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提示: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4、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说明:什么是物候?分析时抓住第3自然段第一句“这些自然现象”中的“这些”指第2自然段中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第一部分总结: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提示: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 观测手段:“活的仪器”,即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作用: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3)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 作用: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作用: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师小结: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意义?

答案: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五、总结。

六、作业设计: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下列思考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 _ 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 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 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答案:B A C

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是:先分后总。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举例子。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把“各种花次第开放”改为“各种花竞相开放”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次第”是一个接一个之意,“竞相”是争先恐后之意,不能突出不同类的花按时令依次开放的特点。

7、如果将“大地渐渐地沉睡中苏醒过来”中的“渐渐”去掉,语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去掉后就不能说明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8、“燕子翩然归来”与“燕子归来”有何不同?

明确:燕子“归来”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

9、第1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答案:说明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10、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1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附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3

【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式一:(提问式)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方式二:从图片导入,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像这些草木荣枯,春华秋实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赴美国留学,19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 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

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上讲台板书。

三、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嚼慢咽

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参考)

五、摩拳檫掌

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六、作业

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

3、会背诵课文。

4、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5、指导学生怎样朗读诗歌,从读中悟:语言美、科普知识。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1、方老师不但会用嘴说话,还会用眼睛、脸部表情、手等身体各部位说话,你们相信吗?

2、仔细观察老师:现在老师看到同学们坐得那么好,第四节课还那么有精神,很想说一句话。现在我“说话”了:点头、微笑。请说说,方老师“说”了什么话?

3、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其实,只要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就会发现,不仅人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聆听吧。

4、出示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二、引导学生初读诗歌。

1、想不想听老师读一下?一个要求:仔细听、仔细体会方老师是怎么读的。如果老师读得好,请来点掌声。

2、师范读。之后提问:有趣吗?不仅有趣,通过读,老师还懂得了不少科学知识呢。相信同学们通过多读、多思,一定也能读好,也会掌握许多科学知识。想不想读?想不想超过方老师?

3、生第一遍读(初读)。要求: 板书:初 读

(1)、自由读,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2)、想一想哪几节写大自然的语言(2---6节)

4、指名读。(3――4人)

5、指名回答:哪几节写大自然的语言?

三、引导学生第二遍精读诗歌,从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及诗歌包含的科学知识。

1、第二遍读诗歌(精读)。读2――6节。 板书:精 读

要求:

(1)、哪几句是写大自然的语言?请划出来。

(2)、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请划出来。

2、生精读。

3、指名逐节读并回答。师板书:

白云高飘 准是晴天

蚂蚁搬家 要下雨了

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游泳 春天来了

大雁南飞 秋天已到

大树年轮 树的年龄

4、穿插理解:准是、编队、年轮的意思

5、看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大自然的语言。(用关联词连接起来)

6、齐读2――6节。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很会读书。这节课咱们通过初读、精读,不仅读得流利,还了解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真是收获不小呀!但这还不够,下节课咱们还要细细研读。可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板书:研 读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1)、5题

第 二 课 时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精读,读懂了许多大自然的语言。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我们还要细细研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该怎么读?

二、生逐节研读诗歌。

要求:读一遍后,四人小组讨论:

1、想想每节诗写得好不好?你认为好在哪里?(写出了什么)

2、该用什么语气读?

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逐节读,并分析。

四、全文朗读。(指名读、齐读)

五、全文背诵。(指名背、自由背)

六、你能说出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吗?

七、师小结:这就是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一定能了解更多的知识,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

八、课堂作业。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5

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二、学习写读书摘要。

三、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大自然的语言》知识点复习

说明文的种类: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是为了让读者能够认识、了解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清楚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文本赏析】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③。”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⑤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大自然的语言》教后反思

1、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借助字、词典自学字词,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本节课的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远超乎教师的预计,可以说是几乎提前完成了教学任务。

2、精心的构思,充分的备课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课堂语言的衔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获。而教材的处理,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创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时间,哪怕有一点收获,也是值得庆贺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课件的制作、下载要及早着手,要勤于动手,要勤于动口,外因会促进内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驾驭课堂的能力急待加强。

2、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其实,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欣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能自由开放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以上是本人对《大自然的语言》案例的整个分析。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一节课,我不能就此来论成败。我只想把它写出来,作为课改进程中的一个靶子,指导我前进: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6

设计意图: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作者试图将深奥的物候学知识通俗而生动地表达清楚。阅读说明文,学生不仅要读懂文章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说明文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原因,即明白表达这样的内容所采用的写作思路、语言风格等。因此,本文的教学这样设计: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拓展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通过合作探究,品味说明文准确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语言,我们首先会想到在生活中,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表情达意。那么,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如果有,他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笔触,共同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完文章后,大家对大自然的语言一定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大自然的语言在文章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学生跳读回答)

引导:是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作是物候。《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我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原来并不是这个标题,你知道原来的标题吗?(“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那么为什么题目要这样改呢?我觉得还是原来的题目更直接更明白,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明确: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趣,又很新颖,比“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

引导:那么这篇说明文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第一题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完成问题。

(古人讲: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抓住主要内容,大家可以边读边勾画要点)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方法总结:

1、找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2、找提问式语句: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四、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教师:在短时间内,同学们就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这说明大家都能积极思考,领悟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归功于作者,是他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

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引导:说明文是给人介绍知识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要准确、严密。

1、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哪些语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你找到的信息,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

引导: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命题的形式为:

某某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⑴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⑵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度。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是:①判断(一般不能删去),②解词。(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比较。若删去,愿意就变为……与实际不符。④总结。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4人小组讨论。

小组选代表交流。

⑴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不能一概而论,那样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⑶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当堂练习:

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⑵凤翔年画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

⑶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

⑶紫禁城的城墙有十米多高。

教师小结:常见的表程度的词:几乎、比较、相当、更、最;

常见的表估计的词:大约、可能、左右;

常见的表数量、范围的词:多、绝大多数、大都;

常见的表时间的词:将要、在当时、到目前为止……

2、赏读文章1、2段,品味说明的生动性。

引导: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性外,还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生动性。题目不说“物候”或“物候学”而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那么文章中哪些段落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呢?(1、2段)

引导:大家都觉得1、2两段生动形象,但这样笼统说不行,我们要具体到词和句。我们在分析语言时角度很多,可以从词语的角度,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等。

老师做个示范,大家一起看。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

请大家细细品读,看看那些词语也富有表现力,做好批注。

(学生默读,品析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生交流。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使文章语言生动的技巧有哪些?

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形容和描绘。

如此优美的段落,我们自然要美美地读出来。下面让我们齐读1、2自然段,在优美的语言中品味美妙的物候世界。

(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

教师小结:说明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竺可桢就是这样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作为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他的物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地写上“局报”两字。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古代的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8页,一起来读一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点拨: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然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提问:大家能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吗?

明确: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总结总结。

(学生总结)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文章的说明内容,品味了说明文的语言。关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严谨而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物候知识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专心研究,或许你也会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

七、布置作业

除了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劳动人民也是最好的研究者,他们不仅从书本上找经验,更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积累了很多谚语。课后请同学们采集几则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7

课题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 材 分 析概述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重点

难点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具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由复习学过的文体导入说明文学习。

二、通读全文,概括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后议论回答,然后教师明确: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知识及研究它的意义。

三、划分结构层次,理解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1.本文围绕着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全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略)

2.再问:以上四个部分的说明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后小结。作者在介绍物候现象时采用了这样一种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它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同时使得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教师提示:我们读一部小说,总是先读到前面的“提要”。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明。有时我们还经常读到摘要。摘要,顾名思义就是对原文的要点进行摘录。写摘要和写提要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抓住要点,写成文章。不同的地方是提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作的内容全貌作简要的概括说明,而摘要却是在不损害原作内容的前提下,摘录原作的要点,将原作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按原作的顺序写出来,不掺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为使上下文连续,可适当加上一些词语,原文有的句子太长可取其主要成分。

学生写完以后,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略)

四、总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本质特点的一种文体。写说明文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性。《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是物候学的知识,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 材 分 析概述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重点

难点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具投影仪

教学法

设计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检查作业。叫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二、理解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1.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课文。

2.理解题目的含义。问:“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学生讨论,回答。第二段结束时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营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开头又说:“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可见“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作者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做大自然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课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作者是经过一番认真构思的。首先在课文第二段中有“传语”、“暗示”、“唱歌”等词语,将大自然人格化了,生动含蓄地揭示了物候现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其次,“大自然的语言”概括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说明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从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说起,精彩动人地展示出一幅四季风景图,使人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3.理解课文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一段可以说是对题目的解释和具体化,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学生讨论回答。本段具体描写了“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语言生动、优美、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贴切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恰当贴切地解释了“大自然的语言”。

(4)口头作文(略)

三、学习举例说明

1.导入:本文在说明事物时除了条理清楚和生动形象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可以将一些抽象深奥的事理形象明了地说出来,令人容易明白。请大家将课文中的例子找出来。

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文中的例子。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说明。

2.本文在举例时常用“例如”之类的用语。请同学们看看,这样的用语还有多少?有没有不用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然后明确:这样的用语,课文中还有“下面是一个例子”、“如”、“又如”等。也有不用的.如第二段举了“杏花开和布谷鸟来了”三个例子都没有用。

3.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在说明 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有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明确:举例多少应根据需要而定,容易明白的就不举或只举一个例子;不容易明白的就要举两个乃至更多的例子。本文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很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四、总结扩展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以后的感受。

2.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略)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8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诗经二首》知识点

【主题思想】

《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文章结构】

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

一见钟情-辗转反侧-钟鼓乐之

(爱慕)(相思)(愿望)

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抵

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沚

【文学常识】

《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题目“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雎”,雎鸠,种水鸟。题目“蒹葭”中的“蒹”指芦苇一类的植物;“霞”指初生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接下去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窈窕”,连绵字,美好的样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述”,就是好配偶。首章落实到:“美丽的好姑娘,正该同美好的男子配成双”,成为全诗的纲领,提摄全篇。

《蒹葭》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爱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对岸。青年和姑娘也许有过一段交往,也许只是偶然见过一面,但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在深秋的一个早晨,他来到湖边,思念起她来,思量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爱情。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9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芰Α*德育目标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原文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

课型:讲读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理清顺序: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体会语言: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四、拓读运用。教学线索清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教师导入:微风轻抚,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开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已来临;田野金黄,落叶送来了秋的请柬;大地苍茫,飘飞的雪花讲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通过优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让学生的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词。

2、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进入自学,在文中勾画所需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勾画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把握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搜索、筛选相关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点,训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自学结束后,进行展示交流。1、3、4小题非常明确,从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内展示即可。2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班内展示,教师视情况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内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读,理清顺序

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这两个小题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静静思考,然后组内互动,最后班内展示。

明确: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因为这几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条理性,让学生明白,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都会有不同的逻辑顺序。

(五)品读,体会语言

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严谨质朴也有生动形象。

(六)拓读,学会运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你能帮他解决一下吗?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设计意图】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结语: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奥妙无穷。我们只有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才会听懂它的倾诉,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某一个季节的特点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能适当描述“物候现象”,文体不限,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力与想象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组织材料和语言的能力。

《大自然的语言》评课稿

今天,听了姚老师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感受到了姚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成竹在胸的把握,沉静的气质,以下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粗略认识。

一、从教学目标看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姚老师在课堂中紧紧地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揣摩语言,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对说明方法的探究提高了学生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运用科学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本堂课很好的完成了这些目标。

二、从教学程序看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从情境导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生动说明的语言特点,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自然地体味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提高了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力。在朗读过程中配以优美的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音乐朗读,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对说明方法进行探究中,放手让学生寻找说明方法,提高了学生按照要求准确提炼信息的能力,和发撒性思维能力。在对说明方法的探究前提出了具体、准确的默读要求,这是对学生默读习惯乃至学习习惯的培养,解决了学生平时似乎会默读,但又不确定到底该怎样。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1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

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2

《芦花荡》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测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考虑课后练习,写动身言提纲。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二、学生预习后提出问题,教师解决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协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三、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4月6日生。

四、指导学生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泾渭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3

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笔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气候的变迁》等。

二、文体知识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第三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第四单元的文章都是事理说明文。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语言上是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三、理解词义

萌发:种子或者孢子发芽。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

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遍地都是。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五、问题归纳

1.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给人以轻快敏捷的感受;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之中。这些生动的词语或状其具体情态,或概括其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形象的感受。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与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本题可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一、二自然段所列现象的深入发掘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

4.“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6.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此时举一个例子,存在偶然性,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7.课文7-10自然段中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度由大到小排列的,纬度影响,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体现了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晰,不能打乱。

8.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9.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的?

本题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六、课文主题

《大自然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八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技巧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4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20***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5

《大自然的语言》八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式一:(提问式)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方式二:从图片导入,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像这些草木荣枯,春华秋实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

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上讲台板书。

三、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嚼慢咽

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参考)

五、摩拳檫掌

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六、作业

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6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炽热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作业:

1、选择你最钟爱或最有感触的物品,仿照《日》,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2、搜集带“日”或“月”的古诗词,整理归类,工整地抄写在《素材本》中。

本文来源:http://www.gztgad.com/jiaocaidanyuan/252589/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