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100篇简短精选四篇

| 日记 |

【www.gztgad.com--日记】

【篇1】驻村日记100篇简短

  10万元为民经费

  进入达勒村的第一个夜晚,李晓南严重失眠。

  “窗缝漏风严重,夜里被冻醒几次,炉子早已熄灭,玻璃全面结冰。”他在日记里写道。

  按自治区统一部署,每个驻村队4名成员。李晓南的队友是来自西藏金珠集团的边巴次仁、达娃次仁和丹增古桑。住在改造的农家书屋里,清晨被怒江上的日出唤醒,透过漏风处,能看见院内国旗飘扬。

  比如县是怒江源头所在地,达勒村则是顺江而下的第五个村,坐落在怒江北岸沿江长约千米的一块坡地上,全村118户690人。

  作为第三批驻村工作队,他们的任务是“5+2”。即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拓宽致富门路、开展感党恩教育、办好实事好事这五项重点任务,加上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参加指导基层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项。

  西藏自治区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为帮助驻村点解决困难,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约10亿元专项资金,其中每个驻村工作队有10万元的为民办实事经费。”

  几乎每个村民都知道这项政策,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

  右眼全盲的加旦西尼左眼染病,要求到内地救治。李晓南立即联系了上海瑞金医院和西藏中医医院,最终把加旦西尼送往上海进行手术。

  住在村口的桑布说车翻到山沟里了,要求驻村队给钱修车,却被拒绝。

  “修私家车要驻村工作队资助,开了口子,后患无穷。买车不买商业保险,是村民还不太适应现代生活,缺乏必要的相关生活知识。”李晓南将此事记入日记,然后请保险公司来村里讲保险知识。

  “文明的冲突”

  “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随意,更不能忽左忽右,否则会影响政策效果。”西藏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刘逢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曾与李晓南同期下派,在日喀则市甲措雄乡琼孜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以低保政策为例,很多地方采取轮流吃低保、抽签确定低保户,甚至有些地方因为低保争议太大,无法确定人选,最终全村放弃。”刘逢春说.

  在琼孜村,刘逢春主导定下规矩:低保户由群众公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第一书记联合考察确定。

  同时,村里道路清洁、村委会办公室打扫由低保户负责。低保户如存在宣称不干活政府也会养着、从事高消费活动等问题,一经查实,马上取消低保,并且3年内不得享受任何帮扶。

  “大部分群众认为这样比较公平公正,也符合政府设立低保的初衷。”刘逢春说。

  那么,10万元为民办实事资金如何花?

  达勒村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研究,达成共识的有“20%用于全村慰问”,以及“开展驾驶员技能培训”。

  李晓南告诉本刊记者:“达勒村虫草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占比达97%。部分家庭已拥有私家车,因此驾驶员培训很受欢迎。”

  但驻村队提出的“自来水入户”项目,却遭遇“文明的冲突”。

  即使在村委会免费做了试点样本,仍有村民担心放牧或挖虫草不在家时,跑水把房子淹了。或者认为孩子会玩弄阀门开关,嫌麻烦。他们宁愿背水回家。

  “什么是好日子,取决于对生活的理解,对文明的感受。”李晓南在日记里感慨。

  进京的“红色之旅”

  达勒的未来在哪儿?

  2014年4月,李晓南接受西藏电视台采访称:“我整天光说,没用!只有他们自己想改变了,村子才会好。”

  为此,他策划了一趟让村干部们大开眼界的“红色之旅”。

  在比如县委书记陈刚的支持下,“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赴京、津考察团”的成员,包括达勒村、多托村和茶曲乡的十来名村干部。

  为这一趟,李晓南调动各方资源,找地陪导游,还调动自治区国资委在京挂职干部参与活动。

  “为参加升旗仪式4点多起床,全体队员无一迟到……瞻仰毛***遗容,排队近2小时,外地人在不停地向前拥,我们的村干部谦虚有礼,按顺序跟进。”李晓南在日记里写道。

  不仅参观了故宫和长城,村干部们还参观了北京韩村河村,体验自来水入户的便利,到蔬菜大棚和农户家中参观,在山庄宾馆就餐,亲身感受北京的新农村。

  回来以后,他们主动给村民讲在北京的见闻和感受。“自来水入户”项目最终通过,花了6万元。

  对此,李晓南称:“水龙头是打开达勒村文明之窗的钥匙,而非虫草换来的轿车!”

  虫草收入在村民总收入中是绝对支柱。“这说明经济结构过于单一。”李晓南又开始和嘎布、贡布次仁商量新计划——蔬菜大棚、温泉休闲中心以及野生动物摄影。

  一边是酥油,一边是茶

  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堆灵村的村支书普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和驻村干部,一边是酥油,一边是茶,只有在一起,才是酥油茶。”

  普布在村里很有威信,村里需要集体筹资时,只要他出面,村民们都愿掏钱。在他看来,“驻村干部最大的优势是懂政策、有资源。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项目。”

  在达墩村,李晓南就带来了“新型垃圾厂”。

  “从雾霾的内地进藏时感觉西藏很纯净。援藏半年多,特别是驻村3个月,却发现西藏处处是美景,但道路条条藏垃圾。”李晓南认为,“对西藏来说,保护好环境,维护好自然,是最重要的投资。”

  2014年3月14日,他委婉地给茶曲乡党委书记旦达提意见,说茶曲乡门口的垃圾场太影响环境。

  旦达却建议他去看看比如县的垃圾山。“就在老电厂旁,临怒江。相比之下茶曲乡只是千分之一还不及。”

  当时,西藏全区120多个垃圾填埋项目,只有3个县没有推进。比如就是其一——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倾倒怒江边,堆积如山,泛出阵阵臭味。

  茶曲乡当时已确定要建填埋式垃圾堆场。但李晓南认为,“这是在照搬拉萨以及内地大城市的做法,并不适合藏北高原。”

  他去找比如县环保局长古桑。“我问为什么一定要填埋,有没有想过其他办法?她愣了一下说:‘一直是这么说的嘛’。”

  “内地推行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在西藏行不通。一般转运半径控制在30公里以内,可有的村乡之间距离二三十公里。加之高原缺氧,微生物少,污染物自分解能力很差,填埋会造成永久污染。”他建议就地高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并写出《西藏的垃圾问题及处理建议》,报给比如县委书记陈刚。

  在国资委的工作中,李晓南知道澳大利亚Entech公司生产的高温焚烧炉,在陕西省汉中地区煎茶岭金矿所在村使用了近10年,效果不错。

  他迅速前往陕西调研,向澳大利亚Entech公司发邮件咨询;到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盛运的控股子公司考察,又调研了十来处垃圾处理厂;并陆续拜会了自治区住建厅、发改委和环保厅。

  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孙铁恰好是来自住建部的“援友”。在孙铁的帮助下,李晓南又跑到了住建部争取支持。

  不到两个月,他关于《西藏的垃圾问题及处理建议》就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吴英杰的批示:“比如县垃圾问题你们看得准,抓得实,希望深入推进,为全区类似县走出一条路子。”

  留下什么

  驻村工作,总有一天要撤走。干部们能为当地留下什么?

  更长远的产业、更健康的生活,还有更美好的未来——在达勒村,李晓南有个自选动作,给孩子们上课。

  他给学龄前的孩子放电影,从动画片《猫和老鼠》《冰川时代》到科教片《轮回》;给孩子们拍照片、录视频,刻下光盘送给他们;教放假回村的孩子念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还让他们读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为了教育孩子们孝顺,他用毛笔和水写纸作为礼物引导,只要孩子们交回“给妈妈洗了脚”的回执条。有几个家长不识字,在家长签字处画上五角星作记号。

  这些并不在驻村干部的“五项任务”清单上,但李晓南乐在其中。

  “刚到村里的时候,走在路上,村民都当看不到你。”他向本刊记者回忆,但慢慢地,村民们会把孩子送来看书;起大风的时候,会来帐篷教室帮忙;碰面时会用力握手,用汉语招呼“你好”。

  如何走进群众心里?那曲地区聂荣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次仁美朵,先是走到白嘎乡达庆村。

  “说实话,一开始我们对驻村干部没抱多少希望。”村民索朗次仁说,“工作队的队长是个女人,又是城里来的干部,觉得驻村就是走个形式,对村子不会有太多帮助。”

  但很快,次仁美朵为达庆村争取到了80万元的村道维修项目资金。修路的那些日子,她带领驻村队员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

  “次仁美朵干起活来,丝毫不比男人差。”最后,连达庆村村支部书记朗扎都夸她。

  驻村期满,达庆村全村群众联名写信挽留次仁美朵。

  而在怒江的源头,李晓南离开达勒那天,65岁的老村长嘎玛起了个大早,捧着满袋“人参果”在路边等他。更年轻的多托村村长贡乔次旺也有了新计划:“如果虫草挖得好,就带老婆孩子再去北京。”

【篇2】驻村日记100篇简短

  5月10日上午9时,冒着炎炎烈日,我与大关县供电公司驻青林村工作队员王明伟、悦乐镇挂钩青林村干部石修春一行三人乘车从青林村委会出发,前往青林村冒水孔村民小组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冒水孔距离村委会1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有61户355人,其中选民261人。该小组属青林村的高山,气候温凉,平常多雨多雾,难得今天太阳高挂。中午11点,选举正式开始。看到一个个的选民到来,我们清点选票,发放选票,收回选票,密封选票,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选民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高山村民小组,来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担忧,怕不能选出群众满意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但通过今天的所见所闻、亲身体会,改变了我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下步帮扶的信心,感觉收获很大,也有一定体会。

  一是选好村“两委”班子是关键。在农村,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谈脱贫是空话,谈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好的思路是否脱贫的关键。我们工作队要帮助村干部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谋发展、转思想、上项目、兴产业,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是要及时举办技能培训。农民思想解放程度和观念更新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但是群众思想观念和技术都很落后,也还没有真正的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四是扶贫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是我们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与全国一道同步奔赴小康要做的具体事情,也是驻村干部的任务与使命。

【篇3】驻村日记100篇简短

  到村部之后,我把行李放在宿舍门口,心想还是先去办公室看看。不出所料,同事们都在加班,准备迎接扶贫检查的材料。年底检查多,加班是常事。看见我,大家都很惊讶:“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晚上才到吗?”村支书代开宝一边热情地和我握手,一边问候道:“李书记辛苦了!”我说,你们在家更辛苦!我与代书记分享海南活动的“盛况”,他跟我讲述村里这几天遇到的“苦恼”。其间,我了解到,村里的电网改造工程推进不太顺利,出现了一些“插曲”,晚上他还要召集几位村民组长开会,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和代书记交流不到十分钟,一辆小车停在了村部,下车的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小平。青墩村是开发区范围内唯一的贫困村,开发区领导经常来村指导,但是李主任在周末亲自过来,显然是他对这里格外重视。在代书记向李主任汇报工作的过程中,我见缝插针地介绍了去海南出差的情况,其中包括: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王家瑞等领导深入舒城县展台,了解舒城县特色农产品情况,对舒城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亲切关怀;梅家宏副县长通过央视网和乡村直播间,积极向外界宣传舒城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郑海霞、王洁实等文体明星满怀热情为小兰花茶叶和青墩村进行公益代言;留守儿童代表参观文昌宋庆龄祖居,参加“美丽乡村,绿色出行”、“乡村一堂课”,等等。李小平主任离开村部时,已是下午5点。但对我来说,一天工作似乎才刚开始。而这一天的后半段,同样是在路上度过的。

  17:30,从村部出发去参加一个餐叙。一位在北京某基金会工作的舒城老乡回来了,去见个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帮村里争取一下。19:30,提前从餐厅离开,赶往村民组长家,协助代书记去做工作,大家允诺支持,效果很好。

  21:05,回到村部,还有一位重要“客人”在等着我———在苏州创业的青墩村党员胡义。

  这是一次期待了很久的见面。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着建强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农村流动党员多,为了加强联系、做好工作,我通过多种方式向在外打拼的党员发送信息、传递问候,希望他们履行党员职责、助力家乡发展,许多同志都热情回应。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胡义。他对支部建设和村“两委”工作非常关心,并多次热情鼓励我。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每名党员都要对照检查,剖析思想,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收到通知后,胡义写了一份近五千字的长文发给我,文中包括他的学习体会,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对个人思想的剖析。字里行间,让我觉得素昧平生,但惺惺相惜。我们相约,等他回家乡时,一定见面聊聊。

  在村部我的宿舍里,我们敞着门、泡着茶、聊着天,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初见的陌生,没有固定的话题,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这次聊天,就像两个人跑步一样,有时齐头并进,有时相互领跑。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到青墩村近年来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从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体会,到对***总书记个人的仰慕和崇拜;从他在苏州的创业经历、事业发展,到我来青墩村之后的所见所闻、所做的工作;从舒城县的历史文化到青墩村的风土人情;从支部建设到公司管理;从人生理想到价值追求;从工作方法到责任担当;从兴趣爱好到家庭生活;从赡养老人到教育孩子;从对未来的憧憬到对困难的分析……胡义对理论的学习和对时事的关注,让我感到惊讶;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让他有所启发。这次没有时间和话题限制的交流,整整持续了近5个小时,激荡出很多共鸣。胡义离开村部时,已近凌晨2点。我感到欣慰的是,所有的共鸣不是出于个人私利,也没有建立在是是非非的基础上,而是因为事业,因为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正如胡义所说:“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但我们的心在一起。”临别时,我把最近刚刚看完的***总书记的专题文集———《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送给他:“我在书中做了一些笔记。当你看到那些笔记的时候,就当我们是在以另一种形式交流吧。”

  夜阑人静。望着胡义同志远去的背影,回想一天的经历,我暗自感叹:在路上,虽然奔波辛苦,但奋斗就是幸福;在路上,纵然征途漫漫,但你我并不孤单。

【篇4】驻村日记100篇简短

  今天是周二,是扶贫日。这次党委对各村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成员进行调整,我被任命为彭店镇张店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我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当前,扶贫工作大于天,责任组长更是责任重大。

  上午镇机关干部例会后,由于处理党政办一些琐碎之事,没有时间入村。中午吃过午饭,我没有午休,立即驱车赶往张店村。

  张店村距离彭店并不远,大约2公里的路程。今天天气格外闷热,春风调皮地从车窗缝隙中挤进来,感觉凉爽宜人。

  不一会就到了张店村村室,古城区区委书记、****冯鑫亚同志、村党支部书记张迎坤、区长张岗才、以及工作区陈俊祥、姬建昌等同志都在村室等着我,他们说欢迎我,我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

  到了村室,通过询问有关情况,我了解到:张店村现有218户,928人,其中1组94户,413人,2组124户,515人,耕地面积1021亩,辖张店、前黎两个自然村,两个村民组,党员22人,经常在家党员13人。低保户18户,24人,五保户4户4人。全村土地全部流转给绿色公司,种植了苗木。共有2户贫困户,10人。

  经调查,该村存在主要问题是:主干道年久失修,变压器1台,负荷太重,需再增加1台。

  下一步,我的思路是:需要入户进一步调查该村贫困户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本文来源:http://www.gztgad.com/fenleizuowen/26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