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锦集4篇)

| 九年级下册 |

【www.gztgad.com--九年级下册】

第一篇: 出师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意义。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句,领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知识链接

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任务一文言积累

1、朗读课文,并为生字注音

忠谏(   )裨补(  )遗(  )陛下   攸(  ) 咨(  )

阕( )  陟( )罚臧(  )否( )  行( )阵  倾颓(  )

苟( )全  猥( )自  夙(  )夜 驽(  )钝

攘除   崩殂( )  诹(  )    斟(    )酌(  )

妄(  )自菲( )薄  咎(   )  桓(    )   裨(   )

2、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译读全文,积累下列字词

(1)解释词义

崩殂:       疲敝:     秋:     淑均:

殊遇:            遗:

光:       恢弘:

妄自菲薄:        猥自枉屈:

引喻失义:                夙夜忧叹:

陟罚臧否:                斟酌损益:

作奸犯科:                谘诹善道:

平明之理:                察纳雅言:

导学一

A、对学(2")

对子之间互相听读,互相评价,提出指导意见。

B、群学(3")

小组长主持:

综合组内自研任务一的成果,合作预演,进行评价规范。

C、汇报性展示(10")

组与组之间推荐成员进行PK展示,由教师主持,教师点评。

志虑忠纯:                彰其咎:

裨补阙漏:                开张圣听:

优劣得所:

(2)古今异义词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     今:   )

2、臣本布衣。(古:     今:      )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       今:     )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       今:     )

5、由是感激(古:      今:     )

6、诚宜开张圣听(古:     今:     )

7、引喻失义(古:     今:       )

8、先帝知臣谨慎。(古:           今:    )9、陟罚臧否(古:      今:     )

10、此臣所以报先帝(古:      今:        )

(3)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攘除奸凶:

亲贤臣,远小人:

优劣得所: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

深入不毛 :

北定中原 :

任务二精读感悟

1、请在课文中摘引原句,说说诸葛亮对国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2、请把这些意见进一步综合归纳,思考: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方面?为什么?

3、朗读第6、7段,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自述出身、志趣?又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呢?

4、本文的主要特点是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这种把真挚的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值得借鉴。请试着结合文本进行举例分析,即说说文中具体哪里体现了“寓情于议”“寓情于叙”并稍作分析。

任务三读中悟情

古人有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出师表》辞情恳切,催人泪下,字里行间洋溢着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之情,为了使刘禅感动,诸葛亮不但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可谓忠言逆耳,语气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感人的词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然后细细体味,说出自己的感受。

导学二

A、对学(2")

检阅并互批任务二,任务三的内容。

B、群学(3")

小组长主持:

综合组内自研任务二任务三的成果,形成组内最完美的结论。

C、预展(5")

小组上主持:

(1)分配好讲解与板书的任务,并组织好小展示

(2)板书力求创感化、结构化、精炼化

(3)严格要求组内小展示(如姿态的规范度,讲解的流利度、简练度)

D、主题性展示(15 ")

教师遵循“择优”的原则,从参与了预展的组中抽取最优的那组给予展示机会

课后

反思     同学们,请回顾一下,谈一谈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位的呢?请写下来一起再交流吧。

《出师表》练习题

1、下边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帝感其诚 B.诚宜开张圣听 C.以光先帝遗德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3、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

4、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_____的人,应该“赏(奖赏)”的是____的人,(用原文回答)

5、对1、2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6、表现蜀国有利主观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

7、理解第三段的内容,然后填空:

⑴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______”这一成语。

⑵“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⑶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_____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亲贤臣,远小人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9、结合6、7段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第7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11、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②《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诸葛亮认为目前出师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两个条件是“____”“___”

④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四个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__。

12、划分研讨与练习一中句子的朗读节奏

黄娇

[出师表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篇: 出师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究故事情节,提炼故事梗概。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详读课文,具体分析“智押”和“智取”。

重难点

1、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在故事矛盾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2、熟悉故事情节,分析情节发展。

知识链接

《水浒》又名《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同时也是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白话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卒年均不详。名子安,字彦瑞,号耐庵。曾在钱塘为官,因与当权者不和,弃官还乡,闭门著书。最终写成流传千古代表作《水浒传》。

任务一  资料助读,整体感知

1、朗读《新梦想》字词积累中的正字音部分,和释词义部分,自由积累本课的生字词,看谁积累的多。

2、仔细阅读课文,复述基本故事情节。由此可以发现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A、对学(2分钟)

检查自研任务一成果

B、群学(3分钟)

小组长主持:

综合组内自研任务一的成果,形成组内最完美的结论!

C、汇报性展示

(5分钟)

教师主持,组与组之间PK抢答,看看哪一组筛选,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强

任务二  小组合作,深层探究

1、再读课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探究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分析。 A、对学(2分钟)

小对子之间相互检查任务二成果

B、群学(3分钟)

小组长主持:

综合组内自研任务一的成果,形成组内最完美的结论!

C、预展(5分钟)

小组上主持:

(1)分配好讲解与板书的任务,并组织好小展示

(2)板书力求创感化、结构化、精炼化

(3)严格要求组内小展示(如姿态的规范度,讲解的流利度、简练度)

D、主题性展示

(10分钟)

教师遵循“择优”的原则,从各三组中抽取最优的那组给予展示机会

任务三  拓展延伸

课文围绕“生辰纲”而展开,杨志等人是千方百计地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你是怎么看待的?

课后

反思 同学们,回顾一下,谈一谈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位的呢?

学得较好的:

有待提到的:

黄娇

[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篇: 出师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愚公移山》导学案

班别               姓名

知识储备--广东省中考文言文考纲:

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2.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特殊句式。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一、基础

(一)字词句

1.注音:仞(    )惩(     )塞(    )迂(   )荷(    )孀(      )

箕畚(       )龀(     )匮(    )亡(    ,同“无”)厝(    ,同“措”)

2.解释词语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解释加点字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       )   指通豫南 (       )

杂然相许(       )    且焉置土石(       )   汝心之固 (       )

3. 翻译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甚矣,汝之不惠!

(二)关于《列子》

关于寓言

二、理解

(一)基本理解,把握内容

1.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

段 内容 手法 效果 重点句

第一段

开端

第二段

发展

第三段

高潮

第四段

结局

结构 概括 理解与欣赏 领悟 积累

2.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深入理解,分析内容

1.从课文中找出表示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法、信心、结果的句子

原因:                          目的:

方法:                          信心:

结果:

2. 分析人物形象

愚公:

智叟:

3.举例说说对比与衬托在文中的运用

4.理解课文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5.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课程收获

1.这篇寓言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获得哪些启示?

2.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从愚公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三、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叶巧燕

[《愚公移山》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四篇: 出师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题目是后加的,这部书共_______卷,记载了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三国的历史,这是一部_______体史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__________家。“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陇亩(    )   颍川(    )   枉驾(   )  屏人(    )    度德(   )     胄(    )

挟天子(    )  沔(   )     吴会(    )

3.对照课下注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正确朗读文章,对照课下注解翻译文章。

(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要做好标记。)

(二)初读感知

你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一)文言积累

1.通假字。(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

自董卓已来(          )

仓鹰击于殿上(   )

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多义字。

(1)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曰 (      )

(3)国 国险而民附(        )

此用武之国(        )

(4)信 谓为信然(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4)已 自董卓已来(        )

然志犹未已(        )

3.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二)研读赏析

1、文章的第1、2段是怎样介绍诸葛亮这个人的?

2、开头为什么没有直接写隆中对策,而是从诸葛亮年轻时的事情说起?

3、在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中。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

4、诸葛亮的主要策略是怎样的?依据是什么?

5、文章中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三)展示交流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阅读“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国险而民附

(2)非惟天时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1)曹操:

(2)孙权:

(3)刘表、刘璋:

(4)诸戎、夷越:

4.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由此可想到孟子作战要素的哪句话?

5.面对诸葛亮的“两路进兵”,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思考。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岁叔父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乃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世,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力求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奸,人怀自吏,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索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中原涉、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显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盖天命有归,不可智力争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躬耕于野__________

(2)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________

(3)身使孙权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亮少有逸群之才 (年轻)

B.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名声显达)

C.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就)

D.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已经)

3.第一段文字中,哪几句是写隆中对的过程?它的写法与课文有何不同?

4.从第一段文字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怎样实现的?

(二)实践运用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课下收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名言、诗句。加深对诸葛亮的了解。

韩三其

[隆中对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本文来源:http://www.gztgad.com/jiaocaidanyuan/249098/

    热门标签

    HOT